您现在的位置是: 家电 > > 正文

智能公共设施“失能”谁来管

时间:2025-03-27 17:51:58 来源:北京日报 发布者:DN032
AI跑道、智能骑行、充电座椅……为了给游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,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园上新智能设施。然而,本报记者调查发现,不少智能设施维护管理并不到位。

看这些公园里的“黑科技”,的确费了不少心思。比如,有的公园设置集电地板,游人踩上去即可触发雾森系统,边走边给植物浇灌;有的公园配备了心率柱,游客只需双手握住感应片,显示屏就能报出心率并给出相应运动建议。可由于长期缺少维护,相当一部分设备已长期黑屏、“满面灰尘”,几近荒废状态。正如游客吐槽的,如果智能设施总是“失能”,莫不如把空间腾挪出来,增设一些能派上用场的传统健身器材。尤其很多口袋公园本就空间有限,堪称“螺蛳壳里做道场”,占了地方却没什么用,很难说不是一种资源浪费。

拥抱智能化浪潮,公园解锁“AI新体验”的尝试值得肯定。但诸如此类的“中看不中用”,也暴露出公园在管理方面存在的短板。事实上,很多智能设备的技术本身就不够成熟,一些公园缺乏调研、忙于尝鲜,又没算明白日常运营维护的账。与技术公司的合作结束后,后续维护管理自然成了麻烦。拆除设备意味着前期投入“打水漂”,还关乎未来重新规划的问题。不拆则更为糟心,弃之不理有碍观瞻,重新管养维护又力不从心。

今天,建设智慧城市是大势所趋,公园虽只是一方小天地,同样承载着人们对于城市更宜居、更智慧的向往。而打造智慧公园,关键还是要因地制宜。如何在成本可控、运维可持续的情况下更新设施,如何使新建设施的外观、风格与原有人文自然景观相协调,方方面面都要考量到位。归根结底,建设智慧城市得围绕“人”这一核心要素做文章。以人为本,重视实用,智能设施才能用得好、用得久。

从柴米油盐到决策运行,“城市大脑”不断扩容,一座能感知、会思考、有温度的智慧之城正逐渐变成现实。推动各项建设向实向细,城市之“智”将托举起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
标签:

抢先读

相关文章

热文推荐

精彩放送

关于我们| 联系我们| 投稿合作| 法律声明| 广告投放

版权所有© 2011-2023  产业研究网  www.coalstudy.com

所载文章、数据仅供参考.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!

联系我们:39 60 29 14 2 @qq.com

皖ICP备2022009963号-13